借“双碳”之力而扶摇直上,这匹“黑马”不简单!
编者按
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百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原料、高功率石墨电极原料的针状焦成为高端碳材料中的明星。
在炼油事业部的组织协调下,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建设单位及销售企业协同攻关,以自主技术建成两套针状焦装置,已投产一年,目前具备国内最大实际产能,产品在市场中获得良好反馈。本期推出专题报道,邀请产销研各方专家共同探讨中国石化针状焦产品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敬请关注。
今年初,经国家冶金工业碳素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金陵石化产出的针状焦达到特级指标。此时,距离中国石化第一批针状焦产品进入市场仅一年。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面向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各类新材料规模化应用范围。去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针状焦产业把握住新能源汽车、电炉钢技术等有利市场机遇,成为高端碳材料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针状焦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负极及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优质原料,也是应用于半导体、核工业及航天工业等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原料。针状焦产业化是中国石化着眼高端碳材料开发,推动炼油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
针状焦是制造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的优质材料,用针状焦制成的石墨电极具有耐热冲击性能强、机械强度高、氧化性能好、电极消耗低及允许的电流密度大等优点。
有关针状焦
点我一下
2016年,“劣质油浆生产优质针状焦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十条龙攻关项目顺利“出龙”,中国石化针状焦产业化发展蓄势待发。
2021年,在炼油事业部的统一协调下,采用大连院和石科院自主技术的金陵石化15万吨/年针状焦(生焦)装置及茂名石化10万吨/年针状焦(煅后焦)装置先后建成投产。中国石化针状焦产品成功打入市场,实现了优质油浆资源的高效环保利用。
▲茂名石化针状焦
目前,中国石化拥有国内实际投产针状焦最大产能,已与47家客户达成合作,覆盖国内相关行业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同时与一些全球碳素行业大规模终端用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产销研三方将继续共同发力,推进针状焦领域高质量发展。金陵石化、茂名石化持续优化生产操作、调整工艺参数。炼油销售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系统内优质催化油浆互供工作,助推产品质量提升。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石科院重油加工研究室主任申海平建议,建立科学的针状焦产品评价体系,为针状焦生产技术改进和下游用户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炼油事业部技术质量室经理周建华介绍,今年两套针状焦装置保持高负荷生产,产能可提高10%~20%,实现针状焦稳定生产和供应。同时将成立攻关团队,以突破直径600毫米以上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焦和优质负极材料用焦等高端产品的生产技术为攻关目标,坚决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销售一线谈
加强分级销售
满足多元需求
姚志强炼油销售公司针状焦产品销售专员
细分市场开展差异化销售,已与47家客户达成合作
紧贴需求采取措施,推进系统内优质催化油浆互供
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石墨电极、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需求巨大
专家
会客厅
华丽转身:
从过剩催化油浆到优质针状焦
主持人孔煜也对话2位专家,他们是:
申海平 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石科院重油加工研究室主任
初人庆 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快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Q1
目前,国内针状焦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发展情况如何?与国外顶尖水平相比,有哪些仍待提高的地方?
初人庆:
20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开发了油系针状焦生产技术。我国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国内科研院所首先投入煤系针状焦技术开发,并实现工业稳定生产,但是油系针状焦研发进展较慢。近些年,受钢铁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影响,石墨电极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对针状焦的需求大增,尤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快速推进,针状焦市场向好,国内新增产能逐渐释放,油系针状焦质量迅速提升,部分产品已经可以用于生产电极接头。整体上看,无论装置规模还是产品性能,国产针状焦与进口产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电极接头和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的高端针状焦仍然依赖进口。
Q2
下一步,中国石化针状焦技术的突破方向是什么?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申海平:
需要继续优化生产过程,加强与下游用户服务交流,努力实现产品定制化,开发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系列化产品。
一是优化原料资源管理,发挥中国石化炼油能力、生产及研发技术队伍强的优势,集中炼厂中高芳烃资源,统一调度分配。
二是优化生产过程,研究单位与工程公司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操作条件,提升针状焦产品质量。
三是建立科学的针状焦产品评价体系,为针状焦生产技术改进和下游用户提供科学指导。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针状焦是碳材料的一种,碳材料生产对于中国石化低碳转型发展是一个较好的可选方案。建立中国石化碳材料中心将有利于发挥研究、生产及应用开发一体化优势,助力我们早日成为石油基碳材料的引领者。
详细了解更多针状焦相关内容
请登录石化新闻APP
查看4月13日《中国石化报》2版内容
素材来源 中国石化报
孙宝翔 杜诗画 孟凡瑞
陈伟伟 张亚培 刘滢萱
部分资料由炼油事业部提供
编辑 孔煜也 魏佳佳